下划线
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时间:2016-03-17 11:03

艾永祥

 

 

各位代表:

我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四年多来的工作,请予审议。

第六届理事会自2011年6月换届以来,在市住建委、市社团办及区教委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协会《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围绕工程质量这一永恒主题,积极主动地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14个方面:

一、坚持“首都质量意识”及政策法规的宣传,不断强化首都质量意识

北京是“首善之区”。首都的施工企业,应当具备一流的管理水平,达到一流的工程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协会始终把“首都质量意识”的强化作为搞好工程质量管理和创优的前提,在历年的常务理事会、历次的经验交流会、各种领导讲话中,反复强调和灌输,引导企业自觉用“首都标准”严格要求,夯实质量管理和工程创优的基础。

近年来,市住建委相继开展了全市性的 “三不按照”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了“查质量意识、查质量水平、查质量体系、查执行标准、查现场管理、查保修服务和排除质量隐患”的“六查一排”活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加大对保障房质量的督查力度;按照住建部的部署,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推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等……协会把首都质量意识的灌输与市住建委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要求会员单位认真执行各项相关的规程、标准、规范,杜绝“三不按照”行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的创优活动,号召企业积极参加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认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和行业发展环境。

首都质量意识的不断宣传和各个时期重点工作的宣传,对于营造良好的“质量兴国”、“质量兴企”氛围,统一广大会员单位的认识,落实好市住建委的相关部署和要求,不断提高首都工程质量水平,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

二、坚持“样板引路”,引导企业积极创优,争创长城杯活动健康发展

组织开展争创北京市优质工程即长城杯工程活动,是以样板引路、促进整体质量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四年来,在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全国及北京建设市场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市住建委着力抓好以保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参与质量创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每年申报长城杯工程的数量稳步增长。

协会创优评奖办公室主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审核好长城杯工程申报资料。包括工程名称、单位名称的审核,是否保密工程的审核,施工许可证及竣工备案表的催收等。二是合理安排初评检查,便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结构长城杯的12个检查组、竣工长城杯的6个检查组、钢结构和预应力的各1个检查组,均由企业专家牵头,其中,结构组由于申报工程多且每个工程检查两次,工作量很大,需要每周下达计划,同时收集上一周的检查记录;竣工组自2014年开始,将受检工程按企业划片,每个组检查的单位相对固定、定期轮换,既有利于对所查单位的质量管理情况形成清楚的认识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也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比较和学习借鉴。三是协会的专家侧重检查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工程,也根据需要随时参加各组的检查,做到全面掌握情况,对初评检查进行有效指导。四是严格掌握标准,指导企业整改。特别是竣工工程的检查,涉及专业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反映在整改报告中,只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均签字认为完成整改以后,才可以获评竣工长城杯,使整改的过程成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过程。

2012至2015年度,共有2645 项工程申报结构长城杯,年均申报661项,最多的年份2014年度申报730项。经过初评检查、评审及公示,共表彰结构长城杯工程1881项,建筑面积11026.98万平方米,约占同期北京市在施面积的14%。

四年中,共有455 项工程申报竣工长城杯,最多的年份2015年度申报130项。经过初评检查、评审及公示,共表彰竣工长城杯工程360项,建筑面积1891.85万平方米,约占同期北京市竣工面积的12%。

获评结构长城杯和竣工长城杯的工程,不仅为全市建设工程树立了样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也为企业积累了业绩,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新名片。

四年来,在这些长城杯工程中,有21项工程获得鲁班奖,17项工程获得国优,5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奖数量全国领先。

三、加强保障性住房创优的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水平

近年来,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保障房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届理事会明确提出要紧跟政府部署,对保障房的质量给以特别的重视,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保障房的创优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把对保障房的重视落在实处,协助政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是2011年12月,协会专门组织了一次保障性住房创优工程的观摩活动。先后观摩了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分别是:燕化天钲公司施工的燕山石化富燕新村住宅楼,田华五公司施工的窦店镇03-003地块2#、3#住宅楼,城乡集团、新兴总公司、住总三公司分别施工的回龙观定向安置房。

二是2012年3月,召开了近300人参加的首次保障性住房创优经验交流会。北京建工集团房地产部、住总集团三公司、城建集团亚泰公司、城乡集团总承包二部、田华五公司、燕化天钲公司,进行了经验介绍。会后,协会通过刊物和网站陆续登载了这些经验,进一步传播了保障房创优的理念及经验,营造了层层重视保障房质量的浓厚氛围。

三是对保障房申报创优工程加强检查指导。针对保障房造价相对较低、工期普遍较紧的特点,协会组织初评专家改进检查评价方法,既增加抽样密度,根据施工单位所报栋号进行全数检查,也加大检查深度,对结构受力部位和混凝土强度进行重点检查,按照长城杯工程标准,提高保障房质量。

四是鼓励并支持、指导企业争创保障房项目的鲁班奖、国优和詹天佑住宅小区金奖。2012年2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程指导委员会相关领导到协会,就保障房申报“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事宜进行沟通。协会根据会员单位承建保障房的情况,积极推荐、指导条件较好的项目申报。建工集团承建的宋家庄小区、住总集团承建的康庄小区,获得这一奖项。2013年,由建工集团开发的朝阳区王四营地块—住宅及公共配套项目,获得鲁班奖,是全国保障房中率先获得鲁班奖的项目。各会员单位陆续前往观摩,普遍给与好评。

四年来,在市住建委和协会的引导下,每年都有百余项保障房申报结构长城杯,共申报542项,其中符合评审标准、受到表彰的有417项,建筑面积2708万平方米,约占同期住宅工程结构长城杯的46%;申报竣工长城杯的保障房在前三年逐年增长,2012年度为4项,2013年度9项,2014年度20项,2015年度回落到12项。在45项申报竣工长城杯的保障房中,符合评审标准受到表彰的共43项,建筑面积283.67万平方米,约占同期住宅工程竣工长城杯面积的32%。

四、加强重点工程的创优指导,保证重点工程质量达到一流精品工程水平

四年来,每年都有一些领导关注项目、政治性较强的项目或大型标志性工程申报结构长城杯和竣工长城杯。协会重视对重点工程的创优指导,要求创优项目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计划并认真落实,强调质量计划是一个项目创优的基础性文件,是长城杯初评检查的必检内容,并着重检查质量计划对于实现质量目标的控制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协会根据市住建委的要求,安排专家到现场参加检查,针对质量难点提出意见建议,帮助项目实现创优目标。特别是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的建设,规模大、时间紧,不仅要满足较高的质量标准,还要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创优难度极大。在施工单位中建八局、北京城建、北京建工的精心组织和奋力拼搏下,在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项目整体达到高质量的精品工程水平。2014年11月,国际会都圆满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受到习近平主席的称赞。

近年来出现的望京SOHO中心、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新疆大厦、协和医院门急诊楼、首都图书馆二期暨北京方志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一批精品样板工程,饱含着广大质量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代表了同期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的最高水平,为首都北京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增加了靓丽的色彩。

五、适度开展京外工程创优活动,满足企业经营需要

北京市争创建筑工程长城杯活动,是立足于北京地区的活动。但是随着一些施工企业在京外经营份额的增加及经营活动的需要,协会适度支持会员单位在京外承建的工程争创北京市建筑工程长城杯,明确四类工程可以申报:一是北京市在京外援建的工程,市政府要求按照北京市长城杯质量标准建设的;二是北京的开发企业在京外开发、建设的工程,由北京的施工企业施工,且开发单位明确要求按照长城杯标准施工的;三是京外一些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或重点工程,且当地未设类似奖项的;四是需要申报国家级奖项,如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等奖项的工程。

2014年以来,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环京周边工程大量增加且多为北京企业承担的情况,又明确环京周边工程可按照北京地区工程申报和评审。

由于京外申报长城杯的工程一般在当地是质量一流的,为减少支出,初评检查一般只进行一次,采取企业自检和初评检查相结合、提出问题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办法。四年来,共有71项京外工程获评结构长城杯,共有16项京外工程获评竣工长城杯,其中多数是北京援建玉树、援建新疆和田、援建西藏的工程及当地的标志性工程。施工单位把北京创长城杯的做法和经验带到京外,对当地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年来,京外长城杯工程中,由建工集团施工的京沪高铁天津西站站房工程获得詹天佑奖;由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哈大客运专线长春西站站房及站台雨棚工程、建工三建公司施工的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办公研发大楼和新疆和田县北京中学,获得国优;由住总集团施工的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获得鲁班奖,由建工四建公司施工的和田市北京医院明年准备申报鲁班奖;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住总集团承建的白俄罗斯明斯克北京饭店工程获得境外工程鲁班奖。

六、注重专家队伍建设,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创优环境

推动工程质量创优,保证长城杯活动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家队伍。本届理事会成立之初,即修订并组织所有初评专家重新签署了《北京市建筑长城杯评审工作自律公约》。该公约共七项条款,既有对长城杯初评专家的约束,也有对受检单位的约束。几年来,凡是新增加的专家,首先要签署《自律公约》,这是协会在新形势下加强专家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协会又组织制定了《北京市长城杯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对评审专家的条件、推荐及聘用程序、优秀专家的评选、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做出明确规定,使专家管理有章可循。2013年11月,协会首次表彰了18位“优秀专家”。协会坚持从骨干会员单位中选聘长期从事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经验、口碑好的人员充实专家队伍,保持了专家队伍的战斗力。

协会注重专家队伍的培训。2011年10月组织的“精品工程研讨会”,主要目的之一是对所有初评检查专家进行培训。我们请多年参加全国检查的专家先后讲了《精品工程的策划与控制》、《设备安装的精品策划与控制》等专题,对专家们开阔视野,掌握规范、标准,把握初评检查和讲评的方法及尺度,起到了重要作用。2014年,在两项评审标准修订颁发后,首先组织了对全体专家的宣贯。2015年上半年,又分批组织了对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培训,全体初评专家参加。

协会注重对专家队伍的服务意识教育。要求专家在初评检查中,以“为企业服务、对企业负责”的精神,注意发现问题,指导企业解决质量常见问题,综合评价记录做到真实、可靠;在项目基础管理、绿色文明施工、节能减排、推广应用新技术及技术创新、消除常见质量问题等各方面,认真执行标准,公平、公正地评价创优工程,打造名副其实的“长城杯”。

目前,担负长城杯工程初评检查的专家共130余人,多为主要施工企业的总工、科技质量部门负责人,是业内技术、质量管理的行家里手。由于初评检查主要安排在双休日,专家们放弃休息,不畏酷暑严寒,兢兢业业工作;有的参与京外工程检查,承受旅途辛苦及高原反应。专家们认真执行评审程序,保证评审质量,初评检查做到“三该”、“三覆盖”,即该看的看到,该听的听到,该说的说全;覆盖所有申报栋号,覆盖所有分项工程,覆盖不同劳务作业队施工的项目。

由于专家们的认真与敬业,使创优活动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为长城杯活动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七、完成评审标准修订,推动创优活动与时俱进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和《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简称“两项标准”)自2003年开始实行,2009年启动修订。本届理事会将其作为一件大事,先后召开两次专家审议会,逐条进行审议、修改;在上网征求施工单位及专家意见后,又根据反馈意见逐条推敲;《送审稿》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网公示以后,质监局和市住建委组织召开了专家审查会,协会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再度修改形成《报批稿》。2014年3月,“两项标准”通过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4月1日,市住建委下发了相关文件,两项标准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自当年6月起实施。

两项标准的修订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在修订过程中,以体现“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以国家及北京市有关工程建设技术、质量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技术、质量标准为依据,边修订、边在初评检查中实践,吸收近年来的新做法,并且对应创鲁班奖、国优工程奖的评审要求,对总体框架、总则、基本规定及评审标准、检查评议方法等,进行了全面修改。新标准增加了“推广应用新技术及技术创新”和“节能及环保”两章,体现了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创优和节能环保基本国策的要求;突出了质量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等内容,对项目管理的规范、质量体系的健全、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施工方案的针对性、技术交底的可操作性等,分别提出了要求,反映出长城杯工程检查不仅查质量结果,更重视过程控制,倡导“过程精品”、“一次成优”的理念。

市住建委和市质监局联合召开的专家审查会认为:新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在行业内具有先进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八、创优与解决质量常见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解决质量常见问题,是住建委质量管理处一直在抓的工作,也是这次全国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重点之一。协会始终重视把工程创优与解决质量常见问题相结合,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在初评检查中,注意发现、收集比较普遍的质量常见问题。例如近几年发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卫生洁具与土建瓷砖安装错位问题、消防管线暗敷及防雷工程违反强制性条文问题等等。

二是在初评检查中,认真履行程序,严格掌握标准,认真落实市住建委和监督总站提出的各项保证质量的规定、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项目部整改,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淘汰。

三是为确保结构安全,加强了混凝土的检查深度和力度,在检查混凝土施工试验记录的同时,检查监理单位平行回弹检测混凝土记录及监督站的检测记录,做到不漏检。

四是在长城杯质量标准培训中,将质量常见问题与正确做法进行对比演示,通过具体案例加深理解,举一反三,防范同样问题反复发生。

在协会及相关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发生概率逐步降低,特别是经过几年来对混凝土工程的持续治理,混凝土结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表现在:一是混凝土强度稳定。各施工企业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试验工管理、标养室管理和试块养护管理等方面不断规范,2014年底市住建委开始推行混凝土7天标养试块,对混凝土强度的稳定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二是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普遍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三是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楼梯间、电梯间、层间及地下导墙的错台得到明显改进,楼面混凝土的平整度普遍提高。

今年7月中旬,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北京市进行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监督执法检查。在事后住建委发布的简报中写到:“此次检查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混凝土结构质量明显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监管及协会引导取得的成效。

九、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交流活动,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优经验,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

本届理事会根据不同时期建设工程的特点、难点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组织了多次观摩、交流活动。

一是坚持每年五六月间从拟推荐的结构长城杯和竣工长城杯工程中,挑选若干个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样板工程,组织长城杯评审委员会的全体评委观摩。2011年至2015年,共组织了5次观摩活动,观摩竣工工程和结构工程共33项。通过这些活动,使评委们了解全市创优工程的概况和质量水平,听取评委对创优工程的意见,对创优活动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是组织热点、典型工程的观摩活动。2011年年底,组织全体评委观摩了申报长城杯的5项保障房工程。2012年10月,组织观摩了创鲁班奖的保障房项目——王四营地块住宅及公共配套项目。2014年11月,组织观摩了混凝土外观达到精品效果的中国少年儿童科技培训基地及配套工程。

三是组织先进管理经验及施工技术的交流。2011年10月,组织了首次“精品工程研讨会”,听取了五位专家、四个鲁班奖工程的创优经验介绍。2012年3月,召开了首次保障性住房工程创优经验交流会,6个单位介绍了经验。2014年10月,组织召开了“创优经验交流暨新标准宣贯大会”,听取了4项鲁班奖、1项国优工程的创优经验介绍。

这些被观摩的工程所展现的一流的质量水平及交流项目介绍的创优理念及规范管理、绿色施工、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市建设工程树立了榜样,收到了以先进典型带动全市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效果。

十、加强协会培训中心建设,开展规范标准培训和专业培训,促进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协会培训中心是协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协会培训中心主要组织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施工人员岗位资格培训、长城杯标准培训和相关专业培训。中心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教材的更新和师资队伍建设。2013年,经过反复修改、两次专家审议,历时一年半,修订完成了《北京市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施工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统一教材》。四位外聘教师均为业内资深专家,能够全面系统地讲授建筑防水技术、新型防水材料与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2014年,两项长城杯评审标准修订完成后,调整了培训教师,吸收了几位长期在质量管理一线工作的专家,并在组织研讨的基础上,对培训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了调整。培训教师也是初评检查专家,这种双重身份有利于充分发挥专家们经验丰富和熟悉标准的优势,结合初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改教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员的普遍好评。

二是注重企业需求,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要特别是重点大型工程的需要,培训中心安排专家到基层单位或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标准培训。四年来,现场培训29次,培训1653人次。在长城杯工程的初评检查中,专家们做到边检查、边讲解,在讲评中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意见,使每次初评检查都成为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是注重硬件建设和规范办学。几年来,培训中心不断投资,改善办学设施。2014年,增加了音响设备,全面实现了电化教育,所有课程采用PPT方式。2015年,改造了教室并扩大了面积。在积极开展培训的同时,培训中心完善了工作准则和作风纪律等制度,每期开班前及时到市住建委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备案,办班中注意听取学员对教师及课程内容的意见,规范服务行为。在不断的发展中,培训中心由2011年的“诚信自律办学二星学校”,到2015年已是“诚信自律办学五星学校”,并连年被评为“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集体”称号。

2011年至2015年,培训中心共举办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培训班78期,培训5028人次。其中,结构班43期,培训3104人次;竣工班(土建、电气、设备专业)33期,培训1924人次。

共举办防水施工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班10期,共培训799人次。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率为95.37%,其中762人取得由住建部监制、市建筑业执业资格注册中心核发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

此外,还举办其他国家标准、规范培训8期,培训653人次。

自2014年开始,培训中心拓宽培训范围,采取合作或独立办班的形式,参与了试验员、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等建筑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已独立办班6期,培训305人次,其中248人取得由市住建委核发的考试合格证书;联合办班8期,培训151人次。

十一、重视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四节一环保工作的开展,是协会的主要业务之一。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协会在两项评审标准的修订中,增加了“推广应用新技术及技术创新”和“节能及环保”两章,并在初评检查及标准培训中大力灌输相关理念,体现了通过技术创新进行质量创优和节能环保基本国策的要求。争创长城杯工程努力发挥技术创新对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的提升作用,积极推广采用住建部推广的10项新技术及北京市颁布的新技术,其中较为普遍的有:

一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应用此技术进行复杂工程的模拟仿真三维排版或三维放样,解决地埋管线、梁柱节点的钢筋碰撞问题,进行可视化交底等等,为一次成优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一些工程使用新型模板体系和新型脚手架,提高了工效和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如一局二公司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培训基地工程中采用维萨板定型压制的圆柱模板,混凝土外观精细、美观;一局三公司在昆泰嘉瑞中心工程采用铝模板体系,城建七公司在京外的两个住宅工程、新兴保信公司在京外的一个住宅工程中,梁、板、墙等构件全部使用铝合金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的工程,均为快拆体系,加快了工程进度;城建七公司还在京外的两个住宅楼中全部使用了塑料模板。还有不少工程使用盘插式、轮扣式等新型模板支撑体系。这些新型模板体系的应用,不同程度地达到了用先进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用先进技术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

三是推广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创长城杯工程中,使用节水龙头、收集废水及雨水二次利用;使用节能灯具、以太阳能和地源热泵为冷源或热源;节约现场用地;千方百计利用边角料,节约原材料;现场全面硬化及绿化,采取措施防止扬尘和噪音,等等,已经较为普遍。

四是推进住宅产业化。住总已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建工六建施工的马驹桥公租房1#-10#住宅楼,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作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全国优秀住宅小区示范项目。回龙观019地块2号住宅楼等多项工程采用了装配式住宅体系。多数企业制定了住宅产业化的企业工艺标准和验收标准。住宅产业化工程,质量普遍良好。

十二、积极参与《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立法工作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立法是住建委近两年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协会是住建委指定的参与立法的协会之一。协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13年3月至年底,协会会长和工作人员先后12次参加相关会议,先后承担并按时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按时上报立法调研,主要针对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及分包工程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农民工培训的责任问题和罚则的针对性问题,提出了立法建议;二是完成了立项论证报告中“立法的必要性”一节的拟稿工作;三是在征求主要会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上报了“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条文及释义草稿;四是在附属法规——工程质量保险条例的拟定中,承担了“质量保修与保险的关系”相关条文的起草。在《条例》基本成形以后,协会领导及专家还多次参加了由市人大或市住建委组织的研讨会、论证会。

在参与立法的过程中,协会充分发挥大型施工企业和副会长单位的管理优势和经验,有8个副会长单位提交了“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保修与保险的关系”的条文素材,并派代表参加了市住建委召开的相关座谈会,为协会工作及行业立法提供了大力支持。协会上报的材料、参与的意见,吸取了主要施工单位的共同点,既站在全局的高度,也代表了企业的呼声。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已于2015年9月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即将于2016年正式实施。目前,协会根据市住建委的安排,正在参与该条例的宣传、培训工作。

十三、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除了在立法中发挥作用以外,协会一贯努力完成市住建委、中建协、中国土木学会等相关部门安排的工作。几年来,先后参与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激励机制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完成了《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工作现状调研报告》;在市住建委推行“质量管理标准化”和“住宅产业化”中,牵头起草“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标准化评价标准”和“住宅产业化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还配合市住建委召开了回龙观定向安置房工程质量创优现场会。

四年来,协会专家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审查工作,参与了多项在建重点工程争创长城杯及鲁班奖的咨询指导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协会与社会相关组织的联系,为会员单位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渠道,也为推进质量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贡献了力量。

十四、注重协会自身建设,规范行为,做好服务

本届理事会在协会自身建设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健全了“两办一中心”的组织架构。2011年10月份,在充实人员的基础上,明确协会设立三个部门,即创优评奖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和培训中心,明确了各自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二是改进了网站和刊物,初步建立了QQ群,拓宽了服务会员单位的渠道。2012年4月,协会网站完成改版,调整了栏目,更新了信息发布和阅览技术,明确了责任人。网站基本达到了主题鲜明、更新及时的要求。前不久,协会网站获得由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组织评选的“全国建筑行业二级优秀网站”荣誉。协会刊物《北京工程质量管理》,建立了主要会员单位的通讯员网络,拓宽了稿源渠道和内容,为企业信息交流及经验、成果发布,提供了平台。协会期刊已连续五年获得由中施企协评选的“全国建筑行业银页期刊”。2014年底,协会建立起会员单位QQ群,使联系工作、回复咨询、发布通知等,更加便捷。

三是接受了社会组织评估,取得5A级的满意结果。2012年,协会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评估的57项指标逐条学习理解,从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四方面,逐一落实责任、收集材料。本着“以评促学,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制定、完善了岗位职责,重新颁发了《财务管理规定》、《货币资金管理规定》、《工作人员聘用及考核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主要管理制度。当年6月,经过来自社会评估组织的四位专家的现场评估,协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最高等级。

四是健全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在枢纽型协会(市建筑业联合会)党建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协会建立了临时党支部;根据街道办事处的要求,建立了工会。党工组织定期组织时事政治学习,观看党建宣传教育影视,参加相关的知识答卷,组织“献爱心”捐献,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坚持对协会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意识教育,自觉遵守中央反“四风”“八项规定”,热心为企业服务。

五是成功举办了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2013年是协会成立30周年。本着“节俭、务实”的原则,协会开展了“三个一”活动。一是组织了一次质量论坛,全市工程质量系统的新老领导、行业专家等近50人汇聚一堂,回顾首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及协会发展的历程,总结交流创优经验体会,展望新时期肩负的历史责任,取得了鉴史图强、继往开来的良好效果。二是首次表彰了一批“优秀专家”,并授予王宗礼等四位同志“终身成就奖”,充分肯定了老一代质量工作者的杰出贡献,为新一代树立了榜样。三是编印了一本书,即《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志》(1983—2013),以真实的史料,记载了协会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记述了北京市开展工程质量创优活动暨长城杯活动的来龙去脉,收录了1996至2013年度获得市优及长城杯工程的名录,具有宝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回顾本届理事会四年多来的工作,我们有三点切身的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协会生存发展之根。北京市住建委作为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协会开展工程创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分管领导尽力参加协会组织的主要活动,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在企业诚信体系信息中,对创优工程给予加分鼓励,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优积极性;一些建筑业的老领导及协会聘请的顾问、专家,始终关心协会的工作和成长;市社团办和区教委在规范办会、规范办学方面,通过年检等手段,对协会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协会取得的成绩给与表彰鼓励;市建筑业联合会作为枢纽型协会,每年组织协会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及时传达上一级党委的要求,为协会工作的提升增加了动力。

第二,企业的热情参与,是质量创优活动长盛不衰之源。开展结构工程和竣工工程争创长城杯活动,是促进全市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上升的重要手段,优质工程的数量及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符合条件的新开项目一律创优,并对创优团队、项目负责人及劳务队伍给予相应的奖励,调动基层广大员工参与创优的积极性,这是创优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

第三,不断开拓创新,服务政府和企业,是协会永葆活力之本。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社会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年代,协会工作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我们体会一靠创新,二靠服务。几年来,协会在自身建设和专家队伍建设方面,在创优标准及初评检查的方法上,在各种活动的组织形式和主题安排上,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始终坚持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双服务”方针,对于政府部门交办的工作及企业的合理要求,特事特办,急事快办,每件事都认真办,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广泛认可。

在充分肯定以上工作和成绩的同时,协会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工作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工程质量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在引导企业克服质量常见问题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力量;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手段需要进一步创新。

以上是第六届理事会对四年多工作的概括汇报,请大家审议。

 

主办单位 :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版权声明 : 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电话 :010-8312 8916邮编 : 100067传真 :010-8312 5388,010-8312 7828E-mail :bjgczl@bjgczl.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东路8号院7号楼(北京城乡集团办公楼)二层京ICP备 11038305号-1 网站建设首企互联